老龄化的概念及特征是什么?老龄化和人力资本存在关联性吗?

发布时间:2023-03-24 08:41:13   来源:安养居

老龄化的概念及特征是什么?老龄化和人力资本存在关联性吗?

日期:2022-09-29 来源:

  中国由于医疗水平的提高、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教育程度的提高使得我国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人口老龄化特征表现为:

  (1)中国是拥有14亿人口的庞大国家,老龄人口的数量排在世界前列,表明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基数较为庞大。

  (2)2000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为7%,至2019年已高达12.6%,表明我国老龄人口的增长速度较快。

  (3)上海1979年人口结构已达到老龄化程度,而西北部分地区2000年以后才达到老龄划分标准,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存在区域异质性。

  (4)中国自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被称为“未富先老”的国家,同时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状况,从而社会整体经济发展出现不协调情况,表明我国社会经济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价值,即人可以通过劳动创造价值,如劳动者身上的各种技能、知识储备、健康状况等都能通过劳动转化为社会财富,而且这种价值不随产品买卖而转移,是由人力投资形成,其中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概念

  多位经济学专家总结出,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在维持量增长的基础上,实现质的飞跃的发展,是能缓解我国主要矛盾,体现我国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并且创新,人才仍然是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当我国生产领域有较高的投入产出比、较高质量的产成品、并存在优质的供给体系时,表明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接近高质量发展态势。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由重视速度向重视质量大转型的关键机遇时期,迫切需要走好每一步,深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及城镇化,坚持不懈稳增长、抓投资,育人才。本文经济高质量发展用EHQD表示。

  人口转变理论

  傅从喜、瑞丹·休斯阐明经典人口转变理论是在1909年工业革命时期,即工业化与城镇化兴起的年代应用而生的,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出现人口结构转变现象,从原来的传统再生模式“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状态,向现代再生产模式“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形态转变。

  为了得到上述情况的科学解释,兰德里、布莱克、汤普森、诺特斯坦等人口学家经过不断探索,最终完成了经典人口转变理论。

  经典人口转变理论认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工农业、医疗业的不断发展,食物的供应越来越充足,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环境水平、健康状况不断改善,进而人们的寿命相较原始阶段延长,死亡率降低。马尔萨斯在其著作《人口论》中提出由于规模报酬递减规律,生产资料的增长可能跟不上人口几何形增长的趋势。

  在复杂的社会经济体中,生产力对人口结构具有重要影响力,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降低出生率是人口结构转变的关键,从而促使实现经济现代化。我国人口结构的发展离不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我国解放前后及计划生育前后的人口再生产模式大相径庭,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经历了“三高、高低高、三低”阶段。

  目前由于教育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转变、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趋势明显以及生活成本的上升,我国女性成婚及生育意愿普遍降低,普遍都经济独立及生活独立,所以即使2016年我们国家放开了二胎政策,也不会对新生儿出生率有很大改善。

  生命周期理论

  生命周期假说由意大利裔著名的经济学家frankomordilliani(弗兰科·莫迪利安尼)提出,他认为当人合理地分配自己一生的所有收入于消费、储蓄之中时,如果采用经济效用最大化原则,就能够获得最优化的人生满足感。

  人的一生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依附期、独立期和退休期。依附期对应0-14岁的青少年阶段,在此时期的人一般都在上学读书,消费支撑来源于父母,自己没有固定收入或者收入很少,这个阶段的人一般没有生活压力,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更偏重于消费娱乐。独立期对应的是人的青年、中年时期。

  在此阶段,人们开始工作,赚取收入,随着事业的发展和家庭的组建,自有资产积累越来越多,并逐步达到一生中的峰值,这个阶段的人一般上有老下有小,会更偏重于将财富收入储存起来。

  退休期,循名责实,是指退休之后的晚年生活时光。在这段时间,人们会依靠独立期积累的资金以及晚年享有退休金和养老金生活,不存在生活工作压力,会更偏重于消费。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人口因素是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各地区的生产和消费,并且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学术界的重难点研究领域。

  亚当·斯密在《民国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一书中,认为劳动分工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条件下实现的,劳动分工的实现不仅会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而且会使劳动力要素和物质资本要素投入产出率得到提升。

  同时,斯密认为人口分为生产性人口和非生产性人口,一个国家财富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率的提高又离不开生产领域人口的增加。因此生产领域人口的相对比例、劳动生产率以及劳动力质量都是影响一国财富增加的重要因素。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中认为人口数量与农业发展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经济停滞的现象。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生活资料供给的增长幅度可能无法满足长期的人口增长幅度。生活资料供给无法满足人口生存需要时,会导致人口死亡率上升,生育率下降,当人口数量下降至生活资料供给能满足时,才会实现社会均衡发展状态。

  总之经济增长过程会受到人口因素的影响。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中对经济增长的源泉做了阐述,认为劳动创造价值,但是只有与物质资本或自然资源结合,才能够创造出财富。

  综上,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将人口与经济增长两个变量关联起来,将人口作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阐述在社会发展的动态化过程中,人口数量及质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奠定了人口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新经济增长理论

  以罗默、卢卡斯等人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又被学界称之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罗默认为,现代经济社会中促使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是人们所拥有的科学技术与知识储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实现知识投资规模扩大和知识创新,从而促进规模收益的提高,经济的持续性增长。

  卢卡斯认为,强化专业知识技能有利于构建经济增长发展格局,促进规模报酬递增,加快推进构建经济现代化发展体系。

  人力资本积累中的创新、劳动力素质、企业家才能等要素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内生性特点,因此新经济增长理论不像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有一个大家公认的基本模型,其主要观点及分析方法体现在人力、技术、资本等要素内生化上,及其具有的溢出效应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一国人员流动、对外贸易、对外开放程度也是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思想历史久远,生产力发生了三次意义深远的变革,从手工劳作到机械耕作,从机械耕作到科学技术兴起,从简单科学技术到专业技术培训,深刻体现着人力资本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第一次将人力视为资本,认为人的经验、知识和能力属于精神资本,这都是社会宝贵的财富,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有着底层支撑作用。

  结语

  后续李嘉图、穆勒、萨伊等经济学家也纷纷对人力资本理论进行了补充,认为教育支出会为国民财富做出巨大贡献,价值的唯一源泉是人的劳动,继而慢慢形成了完整的人力资本理论架构。人力资源作为所有资源的核心资源,其作用高于物质资本,根本路径是要提高人力资本质量,通过加强教育投资力度提高教育水平,进而增强人力资本质量。



热门机构

更多+
看房报名

已有2368人报名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的所有资料及图表仅供参考使用,不声明或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购房者在购房时仍需慎重考虑,依据本网站提供的信息、资料及图表进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资料及图表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忽。以上信息仅供参考,所有信息以开发商提供为准!